查看原文
其他

龙湾区首届“未来城区”集成改革创新实践案例评选展示(第三期)

龙湾发布 2022-09-22



编者按:
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、协同高效上来,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。近年来,全区各级各单位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改革工作部署,聚焦“一区五城”发展新战略,紧扣“新中心·大未来”城市新目标,全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,统筹推进数字化改革、放管服改革、重点领域改革,着力打造“未来城区”集成改革新品牌。

为及时总结推广各单位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好经验好做法,切实营造改革攻坚、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,根据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精神,区委改革办于10月份、11月份组织开展龙湾区首届“未来城区”集成改革创新实践案例评选活动,现将征集参评的案例在“龙湾发布”予以公示(以单位顺序排列,每期公示4个案例),本期为第三期。

·龙湾区首届“未来城区”集成改革创新实践案例评选展示(第一期)

·龙湾区首届“未来城区”集成改革创新实践案例评选展示(第二期)

9.区委政法委:探索“网格入企、企业入格”综合治理改革,创新产业园区基层治理

为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,做实做强做优全科网格,充分发挥全科网格在企业各类风险隐患防范中的基础性作用。今年以来,区委政法委探索企业社区“网格入企、企业入格”综合治理改革,以创新推行企业网格化治理方式为抓手,实施党建引领、网格底座、企业社区自治、矛盾纠纷不出园区、企业社区“智治”、助企服务等六大重点任务,为产业园区的基层综合治理改革提供可借鉴的“龙湾方案”。

主要做法

一是党建引领。创新构建“1个企业社区综合党委+3个企业社区党委+10个小微企业园联合党组织+N个企业党组织”的四级“红色管家”组织体系,推进党建网与社会治理网“双网合一”,建立网格党组织,把支部建在网格上。

二是网格底座。坚持需求导向,划分企格573个,融合网格力量,优选社区干部、企业负责人、中层干部、车间班组长、党员职工等人员作为兼职企格长、企格指导员、企格辅导员、企格员,压实细化企业微网格主体责任,实现“管理全覆盖、资源共分享、服务零距离”,确保“小事不出楼、大事不出格、难事不出园、矛盾不上交”。

三是服务提质。探索构建“助企服务、政务服务、综治服务”三大平台,推动企业社区治理服务效能聚变升级。


“网格入企、企业入格”改革实施让企格成为园区治理的最小单元,有效补上了园区企业基层入企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短板,激发了企业加强自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从源头上防范化解企业各类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,实现涉企各类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总量、涉企案事件总量平稳下降。试点以来,成功解决格内矛盾纠纷316起;企业社区治安、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3%,盗窃警情同比下降11%,电诈案件下降18%,无发生两抢案件。







10.区财政局(高新国控集团):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综合改革,有效盘活国有空间资产

针对龙湾区老旧工业区块部分工业企业创新型产业用房不足,粗放式工业生产效益不佳等现状,区财政局以存量用地的再利用为契机,基于有机更新的视角,通过全面改造与综合整治相结合的方式,对该老旧工业区块进行更新改造,盘活工业发展用地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。

主要做法

一是秉承规划先行,构筑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格局。以《温州市龙湾区(高新区)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》为纲领,编制《龙湾区工业区块有机更新办法》,明确工业区块有机更新方向、目标、时序、总体规模和更新策略。探索建立“多规合一”协同平台,有机衔接各条线标准、政策、资金,加强多部门协调联动。

二是推动“有机更新+”模式,持续完善工业区块功能。以城市更新推动产城融合良性发展,土地再利用为新兴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,优化产业空间布局,培育、引导龙湾区现有产业进行改造升级,孵化本地产业转移升级、经济结构重组。对企业拥有的土地与既有建筑物共同发展,进行低效用地再开发,在符合规划的情况下调整用途,共享城市更新收益。


该项改革基本形成了以流量空间为增长点的城市更新发展新模式。结合龙湾区国土空间规划,优化了工业区块空间格局;通过支持对土地混合开发、空间复合利用的政策创新,形成了更多结构流量;创新土地利用全周期政策,在时间维度上进行创新,形成了更多资源周转流量。







11.区人力社保局:探索人才引育新模式 ,打造青年人才双创新高地

区人力社保局瞄准人才优先的战略定位,坚持开放引才、战略育才、科学用才,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,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,闯出了一条人才引育新动能的新路子,为打造人才高地“蓄活一池春水”。

主要做法

一是以扶持政策作“兴奋剂”。完善双创配套政策及操作细则,简化政策兑现流程。2019年开始,先后制定了含金量高、惠及面广的“人才新政1.0版”、“人才新政2.0版”等系列政策,为稳定运营两年以上大赛落地项目,给予10-60万元成长扶持资金奖励。

二是以创业平台作“催化剂”。紧扣产业发展特色,联合温州医科大学、温州大学、浙工贸等高校,每年评选2-3个大学生创业园。截至目前,已评选出大学生创业园7个(源大、红连、海龟、知行派、OLINK等),共给予资助70余万元,吸引大学生项目入驻超三百个。

三是以丰富赛事作“粘合剂”。不断拓展大赛范围,从最初的温州赛区,到2018年的红连、源大、海龟、云谷、杭州、高教园国际组等六个赛区,吸引了389个团队报名参赛。

四是以优质服务作“润滑剂”。建立“人才一月一活动”制度,2020年创业园组织园区内企业参加创业培训30场,总参加人数近1400人;邀请行业专家在园区举行各类创新创业论坛、会议5次;通过沙龙、下午茶活动促进项目交流,实现资源共享,达成6个项目的资源匹配及合作发展。


自2016年至今,大学生创业大赛已连续举办五届,已然成为龙湾区“双创”工作的“金名片”。活动举办以来,共吸引国内外30多个省市地区超1500只队伍报名参赛,已促成51个优质项目落户龙湾区,获奖项目落地率超50%,实现营收超1亿元,申请专利200个以上,带动就业近万人,直接引进人才数200多人,10余家企业获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”称号。







12.区文广旅体局:打造“码上文旅”数字执法系统,构建文化市场新生态

为强化数字帮扶企业,提升文化市场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和水平,从而推进文化市场监管数字化改革,实现文化市场监督的精密智治和精细自治,区文广旅体局探索打造文化市场全域联动执法新机制,持续提升文化市场的整体服务质量。

主要做法

一是区域执法一盘棋。整合权责,厘清执法界限。全面落实文化、旅游等市场领域行政执法委托职权,梳理和认领执法事项,及时制定执法运行机制和案件审核办法。强化协同,推进联合执法。建立健全与工商、公安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,组织开展“全行业行政执法、跨行业联动执法、跨区域交叉执法”等活动,推动执法联勤联动。

二是线上指挥常规化。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,完善“互联网+监管”执法工作机制,全时段、可视化监测市场运行实时状况,形成统一指挥、智能分析、协同运作的指挥中心。将网络监管扩大至景区景点、网吧、电子游戏等各领域,实现网络巡查和实地监管双轨并行。

三是掌上执法常态化。实行“一企一码”,用企业二维码取代原有“一店一本”管理模式,及时向社会公告企业的疫情防控承诺、安全生产承诺等,实现“掌上执法、掌上监督、掌上公示”。


“码上文旅”平台采用“云平台+移动端”的架构模式,通过前端业务应用将治理服务下沉到市场前沿;通过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业务数据的全面采集、数据智能分析,实现地区文化场所治理的高位统筹。







资料:区委改革办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


你的每个赞和在看,我都喜欢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